稱重傳感器沖擊致損現象
稱重傳感器遭受沖擊損壞后的現象,根據幾年來積累的故障剖析資料,大致可分為兩類。第一類,一只或數只稱重傳感器的初始零點輸出大幅度增加,大多在1000~2000μV/10V,部分達到28000~30000μV/10V。但外形上目測發(fā)覺不出異常,加負荷仍有信號輸出技術性能降低或嚴重惡化。第二類,稱重傳感器已明顯變形,個別還有沿應力集中線整圈切斷的事例。
對于第一類遭受沖擊損壞的稱重傳感器。在判別責任上往往使雙方發(fā)生爭執(zhí)。因為影響零點增大的因素很多,若現場不提供事故原因。單憑零點大幅度增大就判定為沖擊損壞,缺乏足夠的依據。
理論推理和多次實測,均證明稱重傳感器上的四只應變計(或四組應變計),凡因沖力損壞者均遵循這樣的規(guī)律,受拉伸應力的應變計阻抗必然增加,受壓縮應力的應變片阻抗必然減小,并呈較規(guī)則的對稱性。而其他原因造成的零漂。一般變化量較小,即使個別變化異常,也不可能會有如此對稱的規(guī)律。
圖8.3.2為沖擊損壞的2t剪切式傳感器的結構示意圖,表8.3.1為損壞后的阻抗實測數據,此傳感器受沖擊后的實測零點為18470μV/10V。
應變計阻抗的變化規(guī)律,能以彈性體材質產生塑形變形得到解釋。當沖擊造成的應力峰值一旦超過彈性體材質的屈服極限,就不可避免地會使彈性體材質地晶粒之間不可回復地相對滑移,使晶界原來具有地彈性狀態(tài)遭到破壞,并導致橋路失去平衡,其不平衡輸出可用下列計算式表達:
對于這類#界已產生相對滑移地彈性體,已無法用重新貼片地辦法修復。唯有把彈性體重新加熱到臨界溫度,重新形成共析碳鋼奧氏體晶粒,并使其均勻化,然后重新作淬火回火處理,才有可能得到修復。而變形較大地傳感器,已不能修復。
沖擊致使零點增值小于1000μV/10V的傳感器,上測力計復標,精度指標仍能在要求之內,調節(jié)后仍可正常使用。
上一篇:稱重傳感器的激勵電壓是什么?
下一篇:稱重傳感器在電子皮帶秤中的應用